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讲了吐蕃对河西走廊的战争计划,这期咱们来聊聊吐蕃对陇山的进攻。
从唐肃宗登上皇位开始,唐朝的防线就开始连遭重创,吐蕃攻击的步伐,从青海开始向东延伸,刀锋直指陇山防线。
为了缓解吐蕃的军事压力,双方于宝应元年(762年)在长安鸿胪寺歃血为盟。可这个会盟的协议,成了吐蕃攻入长安的导火索。
763年,吐蕃从长安撤军以后,屯兵于原州、会州、成州、渭州之地。
这四个地方对应今天的地址,分别是宁夏固原、甘肃会宁、甘肃成县、甘肃陇西县。
从这四个地点上看,吐蕃军队就在陇山西侧,截断了关陇古道向西的通道。
紧接着,仆固怀恩之乱爆发,吐蕃、回纥联军打穿陇山防线,兵围邠州、奉天(乾县)。
在打退了怀恩之乱的第一波进攻之后,吐蕃突然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三月,遣使请和,唐代宗诏“元载、杜鸿渐与之盟于兴唐寺。”
盟誓之前,李豫曾问计于郭子仪“吐蕃请盟,何如?”
郭子仪答道“吐蕃利我不虞,若不虞而来,国不可守矣。”
这话的意思是“吐蕃请和的目的,就是要麻痹我们。假如我们真的放松了警惕,他们趁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于是,代宗从山西(河中)调朔方军驻守奉天,同时加强了泾原的防御。
果然不出子仪所料,三月会盟协议的墨迹未干,当年九月吐蕃第二次参加仆固怀恩的叛军,又一次打进了关中。
吐蕃在三年里,连续三次突破陇山,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唐朝做出了两个方面的应对
一方面和吐蕃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则加强边防军备。
永泰二年(766年)二月,大理少卿杨济出使吐蕃修好。九月,吐蕃遣首领论泣藏等百余人来朝。
按照林冠群先生的考证,这位论泣藏位居吐蕃首席大相。[1]
吐蕃派这个级别的大臣出使,让唐朝认为吐蕃确有和谈的诚意,
十月,代宗“引吐蕃使见于宣政殿’,又“令宰臣宴论泣藏于中书省”,可见接待标准相当的高。
次年二月,唐朝派出了级别更高的使臣“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薛景仙使于吐蕃”。
三月,吐蕃使臣至长安,“宴吐蕃使于礼宾院”,厚礼待之。
大历二年(767年)四月二十一日,唐廷令宰相鱼朝恩与吐蕃使者会盟于兴唐寺。
这已是第二次兴唐寺会盟了,但很显然这次也没解决啥问题。
七月蕃使又至,而双方的分歧依旧不可调和。
于是九月,十万蕃军攻灵武。
朔方节度使路嗣恭破其于灵州城下,斩首二千余级。灵武军擒五百人,获马一千五百匹。
同月,吐蕃大将尚赞摩率二万人攻邠州,京师戒严,被邠宁节度使马璘击退。[2]
唐代宗大历年间,这种使臣在长安谈判,军队在边镇进攻的情况多次出现。究其原因,肯定是吐蕃在为谈判增加筹码。
不过,唐军也算表现的不错,没给谈判失分。
双方在朝堂上各种谈,但基本都是谈了寂寞。
大家觉得为什么始终谈不出结果呢?
道理很简单,就是卡在边境划分的问题上了。
吐蕃的目标是想让唐朝承认自己的占领区,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攻。而唐朝心里想的是,你占领的地方,我可以不要了,但你也不能得陇望蜀,所以你得承诺不再继续进攻。
最能反应双方心态的证据,记载在《册府元龟》里,大历二年出使吐蕃的薛景仙回朝后,向代宗奏曰“臣見吐蕃赞普于延葛川,语臣云,请以凤林关为界。”代宗闻之不答。
关于这段记载,有人解读为李豫认为吐蕃胃口太大,要的土地太多,所以代宗不许。
但如果从当时两边实际控制区的态势上看,如果真能以凤林关为界,李豫的牙都能乐掉了。
既然唐朝能占便宜,为啥代宗默不作声呢?
我们先来看看凤林关的位置。
凤林关设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在河州境内的黄河南岸,控制着河州北渡黄河的主要渡口——凤林津。[3]
现在关城和古渡口的具体位置,已经很难确定了,但有一个重要的地标还在。
这就是与凤林关隔河相望的炳灵寺。
据才让老师考证,炳灵寺的名字就是取自凤林关的地名。
也就是说“炳灵”是“凤林”的藏语音译。
炳灵寺在吐蕃占领河陇期间,成了吐蕃境内的著名寺院。
在《第吾贤者佛教源流》中记载“(吐蕃)八大禅修地卫地有秦浦和耶尔巴两处,娘氏建的谐拉康为三,吉祥曲沃日为四;多康的丹斗山为五,炳灵为六,阿隆为七,龙塘阿雅隆为八。[4]
这处关隘早在唐代宗的宝应元年(762年),就被吐蕃军队攻克了。
《敦煌大事记年》在762年的条目中记载“季冬,唐王薨,新王立,以向(蕃地)贡奉丝线和土地等为不易而毁约。尚结息与尚悉东赞等越凤林铁桥,率大军攻克临洮军、成州、河州等众多唐廷城堡。尚结息返回吐蕃本上。尚结息、达札路恭、尚息东赞、尚赞婆等引兵至京师,陷京师,唐王出逃,另立新唐王。”[5]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凤林关在吐蕃打进长安的那次军事行动中,就已失陷了。之后吐蕃向北又打下了凉州、兰州、甘州,向东打下了会州、原州和渭州。
如果双方以凤林关为界,就意味着吐蕃要放弃凤林关以东、以北几百公里宽的占领区,很显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估计是双方在谈判中争执不下,赤松德赞听烦了,直接冒出了这么一句。
这种话往好了说是调侃,往差了说,就是在揶揄唐朝。
李豫又不傻,他心里也很清楚,这就是逗你玩儿。
所以他听到后,才会默不作声。[6]
谈判无果而终,那就接着打呗,反正两边都没指望能谈出结果。
大历三年(678年),吐蕃专管东部的大将尚·悉结功高请老,他的位置由尚·赞摩替代,为吐蕃东面节度使,专门经营河陇两地。
当年8月,吐蕃十万大军攻灵武,尚·赞摩亲率两万精骑杀奔邠州(陕西彬州市)。
袭扰邠州的目的也是为了分散唐军的注意力,为围攻灵州的吐蕃军队减轻压力。尚赞摩其实心里非常清楚,邠州地势险要,四周群山夹峙,泾水绕城而过,易守难攻,唐蕃在邠州城下曾爆发多次血战,吐蕃都没讨过便宜。
果然,尚赞摩围攻邠州未果,攻灵武的蕃军也没能得手。
就在吐蕃围攻邠州、灵武之际,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为减轻两地的军事压力,派李晟带兵深入敌境实施破袭战。
一开始李抱玉准备出兵五千,但李晟说“如果力敌,五千人也不够,但如果智取,五千人则太多。”
最终,他精选一千猛士,备双马,出大震关,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而还。《资治通鉴》
这个定秦堡位于甘肃临潭县附近,也是就唐代的洮州,乃是吐蕃修筑的堡垒,因吐蕃志在秦陇,故以“定秦”为名。
李晟长达千里的奔袭,大出蕃军预料。尚·赞摩得知后方基地被摧毁,急忙撤兵而去。
唐史记载,此战中“马璘、百元光各破吐蕃两万众,缴获羊马数千计,灵州围解”。
当年十一月,宰相元载上奏代宗,要求加强陇山的防御。
他在天宝年间,曾做过邠州新平县的县尉,对陇山的地形很熟悉。
他认为吐蕃连年攻陇山,只有马璘手下的四镇和北庭军队势单力孤,难以抵挡。仅靠邠州一座孤城,也挡不住吐蕃的攻势,而郭子仪麾下的朔方精兵屯住于河中,深居腹地却无事可做。
于是请求调郭子仪领朔方兵镇邠州,以马璘为泾原节度使,命其前出至泾河与汭[ruì]河交汇处的泾州,作为邠州西部的屏障。
泾州自古以来就是金关锁钥之地,从文献记载上看,城中的盘顶子为商周时期祭天之所。之后泾州这地方,就不断在史料上现身。秦皇、汉武这俩大神西巡,途中经过的回中,指的就是泾川。
到了北魏神麚三年(430年),于安定县置泾州,州名因泾水而得。
到了唐初,西秦霸王薛举带兵东进,围泾州城、据长武城。
唐朝对此高度重视,命李世民与李元吉统军四十万争锋。战争打了整整 18 个月,最终消灭了薛举。
之后,突厥、回纥从草原南下,取泾原道入关中,泾州又是其必经之地。
等到吐蕃崛起,泾州又成了唐蕃争夺的焦点。
763年,吐蕃大军逼近泾州,唐朝的泾州刺史高晖做了带路党,带着蕃军长驱直入,撵跑了唐代宗。
吐蕃退军之后,泾州附近成了双方拉锯的战场,唐军防线止于邠州。
这次李豫调朔方军守陇山防线,命马璘从邠州前出,重新控制泾州,算是一个小规模的疆域扩展。从而也结束了吐蕃对泾州六年的统治,之后泾州就一直在唐军的控制之下,吐蕃军队发起了多次进攻,但始终未能再次打下泾州。
因此《册府元龟》记载,“郭子仪军自河中居邠(州),令马璘居泾(州),自是京师宁晏。”[7]
今年春节期间,我走关陇古道的时候,特意观察了一下,泾川县周边的山川地形。不得不说,这地方确实是个咽喉之地,怪不得唐蕃在此反复争夺。
古代行军打仗,沿途不仅要有水草的供给,还要选择人马容易穿行的河谷。泾河谷地宽敞平坦,适合大军团行军。更重要的泾河与汭河在此交汇,而汭河同样适合军队行进。
也就是说,泾州的位置正好卡在两军交汇的嗓子眼上。
另外,泾州的重要性还不至于此。
从泾川县向西南,沿经崇信、华亭,可直通陇州(陕西陇县),或者走东南,经灵台百里城,也可到达陇县。
也就是说,泾州不但是萧关道上的要隘,还是萧关道与陇关道联络线的汇合点。
真去现场看过了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读史方舆纪要》中所写的“(泾州)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系于此也”。
元载在请求调兵的奏疏里,写了这么一句话“若以边土荒残,军事不给,则以内地租税及运金帛以助之。”
这段话一般不太被重视,但它其实说明了一个现象。
安史之乱以后,朝廷想要调动军队,是需要谈价钱的。
尤其这种从繁华地区向偏远地区的调动,钱不到位,别说将领不愿意,当兵更不买账。
唐德宗时期,爆发过一次泾师之变,也叫泾原兵变。
就是唐朝让泾原节度使带兵平叛,结果钱不到位,泾原镇的边兵直接在长安发动了兵变,把唐德宗给撵跑了。
虽然元载保证钱能到位,但朔方军的士兵还是很不乐意。
《资治通鉴》大历四年的条目里写道“郭子仪自河中迁于邠州,其精兵皆自随,馀兵使裨将将之,分守河中、灵州。军士久家河中,颇不乐徙,往往自邠逃归;行军司马严郢领留府,悉捕得,诛其渠帅,众心乃定。”
但不管怎么说吧,朔方军进驻泾州后,总算是基本稳定住了陇山防线。
吐蕃发现打着费劲儿,双方又开始和谈了。
大历六年(771年)四月“吐蕃请和”,唐朝派吴损、崔汉衡出使吐蕃。但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两位使臣被吐蕃扣留了,这也意味着和谈的希望破裂。
在之前的唐蕃交锋的历史上,虽然两边在边境杀的你死我活,但使臣的安全还算是有保障。毕竟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家多少有个默契。所以一边打,一边谈是常态,最多就是使臣来了,我不给你好脸色而已。
上一次吐蕃扣留唐使,还是在论钦陵专权的时代,当时那位唐使拒绝向钦陵叩拜,被他扣在吐蕃直到去世。
和谈的进程终止,也就意味着大战即将到来。
大历八年(773年)八月,吐蕃“六万骑寇灵武”。但这次军事行动的本意,可能就是为了袭扰,给朔方唐军造成压力,为之后的进攻做个铺垫。唐史记载也就是,吐蕃骑兵“践踏庄稼而去”。
十月,吐蕃东道节度使尚·赞摩率十万大军杀奔邠州,郭子仪遣朔方兵马使浑瑊领步骑五千拒之。
十月十八日,战于宜禄(陕西长武县)。
浑瑊登上土原,见蕃军满沟满谷难以力敌,于是便下令于险要处设拒马枪,防备吐蕃铁骑的冲击。
可他帐下的老将刚愎自用,不服浑瑊指挥,在战地饮酒狂欢。等浑瑊命他出击之时,这哥们已经喝高了,也没跟浑瑊打招呼,就让人撤掉了拒马。
结果他出击未果,撤退的时候,蕃军衔尾而至,从没有拒马的地方冲入唐营。唐军大败,“士卒死者什七八,居民为吐蕃所掠千余人”。浑瑊拼死突围,幸免于难,手下三个副将战殁。
随后,蕃军趁势攻下了长武城。
这个城的遗址,我春节去的时候找到了,在今天泾明乡吊堡子村附近。
城址修在土原顶上与河谷的垂直高差将近一百米,土原的左右两侧都深沟,确属易守难攻之地。
朔方军首战受挫后,于十月二十二日,“与吐蕃战于盐仓,又败”,
主将马璘陷身敌阵,生死不知。
泾原兵马使焦令谌和败兵争相夺门入城,有人劝段秀实闭门拒守,段秀实答道“主帅生死不明,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焉能苟且求生?!”他把焦令谌等人找来,厉声说“兵法失将,麾下斩。公等忘死,而欲安其家邪!”
焦令谌等人十分慌恐,跪拜于地。
段秀实拣选城中所有能战之兵,全部出城列阵,同时收罗逃散的唐兵,摆出拼死一战的姿态。
吐蕃兵至,见城中有备,渐次退却。
此时,凤翔兵马使李晟驰援而至,“率所部横击之”,救马璘于乱兵之中。入夜,马璘才得以回城。
此前唐军布设了三道防线,浑瑊为一线,马璘为二线,郭子仪为三线。两战之后,唐军皆败,所幸段秀实守住了泾州,没让吐蕃兵锋继续深入。
这时的形势已十分危急,郭子仪召诸将说“败军之罪在我,而不在诸位。但朔方军闻名天下,不能就这么砸在吐蕃人手里。你们有何策略可雪前耻?”
众将都默不作声。
这时浑瑊亢声说道“我乃败军之将,本无权再议军政大事。但大帅动问,我愿领兵死战!”
郭子仪赦其罪,使其率兵进于朝那城。
这个朝那城在今甘肃镇原县的武亭村附近[8],已经绕到了蕃军的侧翼。
吐蕃获胜后,主帅尚·赞摩可能得知,朔方援军已赶到泾州,或者他认为,再接着走萧关道,泾州、邠州这两块骨头都不好啃。
于是,他舍萧关道,转去陇关道东进,随便在陇州(今陕西陇县)、汧阳(今陕西千阳)附近劫掠一番。
这时,唐朝的盐州(陕西靖边县)刺史李国臣派兵来援。
他对部将说“吐蕃获胜必犯京畿,我抄他们的后路,让他们有反顾之忧。”《资治通鉴》
这话说得非常艺术,说直白点就是,你们是去做疑兵的,心里有逼数,别跟吐蕃人死磕!
这支唐军真是深得气氛组的真谛,一路上鸣鼓而行,吹吹打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接亲的呢。
他们才走到秦原,吐蕃就得到消息了。
于是尚·赞摩在走到百城(今甘肃灵台百里镇)时,撤军而还。
在吐蕃撤军的路上,浑瑊带着唐军于狭路设伏,夺回了被吐蕃俘虏的唐兵两百余人、百姓七百余人、驼马数百匹。
马璘也挑选精兵,奔袭吐蕃设在潘原城的辎重基地,杀数千人。
虽然从唐史的记载上看,似乎是唐军击退了蕃军。
但唐朝最有战斗力的朔方军,与吐蕃野战,两战皆败。可见唐军的战斗力已经低于蕃军,尤其是丧失陇右之后,唐军战马匮乏,严重制约了唐军作战。
此战之后,唐朝立即遣使回纥买马,当年十一月,就一次买马六千匹。[9]
我们这期主要讲了唐代宗大历三年和大历八年的两次血战,其实大历年间的陇山之战远不止这些,没讲的那几年不是吐蕃没来进攻。大历年间的吐蕃特别讲究,每年都是按时按点的到来,就怕李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远房亲戚。
比如咱们没提到的大历四年,在通鉴里面记载“九月,吐蕃寇灵州;十月,吐蕃寇鸣沙,首尾四十里。郭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将锐兵五千救灵州,子仪自将进至庆州,闻吐蕃退,乃还。”
“大历五年九月,吐蕃寇永寿。”
这里的“永寿”,就是陕西邠州与乾县之间的永寿县。
“大历六年九月,吐蕃下青石岭,军于那城;郭子仪使人谕之,明日,引退。”
这里的“青石岭”位于甘肃庆阳市镇原县的草峰镇与新城镇之间;“那城”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
“大历七年四月,吐蕃五千骑至灵州,寻退。”
再往下,就是大历八年的陇山之战了。
不过,唐代宗的大历年号,可不止八年啊。这个年号一共用了十四年,直到代宗挂了,他儿子李适即位,也就是唐德宗。
那后面这些年,吐蕃是不是也如约而至呢,咱们下期接着讲。
最后我多说一句,这期的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理知识,确实显得有点乱。我在文稿里贴了一些相关的地图,大家最好对着地图听。
参考书目
[1][6]、《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_林冠群;
[2]、《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_王效峰;
[3]、《凤林津、凤林关位置及其交通路线考》_刘满;
[4]、《“炳灵寺”寺名来源考》_才让;
[5]、《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_朱悦梅;
[7]、《论隋唐时期丝路重镇泾州重要的交通战略位置》_李宗俊
[8]、《唐宋时期青石岭地望新考》_陈淑娟,王怀宥;
[9]、《吐蕃王国的兴衰》_薛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