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著名演员何赛飞怒斥戏曲规则的视频火了,情况大概就是有一档戏曲节目“中国梆子大会”,何赛飞担任评委,被参加比赛演员张军波遭遇感动,张军波表演很好,但是待遇一个月只有1500,还要养三个孩子,平时还要去送外卖等等工作。
于是何赛飞发表了一番相对激烈的言论“这样的艺术家不保护,不给予基本生存,给谁?”“你们口口声声梅花奖、文华奖,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多钱排一台戏,得了奖之后放在仓库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
何赛飞针对行业现状的一番含泪发言振聋发聩,引起极大的反响和共鸣。不但迅速冲上热搜,也引发了网友关于传统戏曲,还有戏曲生态的讨论。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要我来看的话,目前来看算是一个死局。因为目前中务传统艺术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窘状,西方的歌剧,日本的能剧都是一样的状况,歌剧因为西方音乐的奠基,通过现代包装大体还可以维持。
像日本能剧,日本艺伎之类的传统戏剧基本上已经是死艺术,在日本也没有多少人看。
其实戏曲到今天这个情况大可不必哀伤,艺术一直在新老交替的,被传统戏剧挤兑到消失的更古老的传统艺术多了去了,每一种艺术都有其传承,只不过传承的形式不同罢了。传统戏曲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广大年轻人的不愿意看(不是没有年轻人看哈)。
现在娱乐项目太多了,工作时间也太多了,年轻人实在没有功夫关注传统艺术了。就算是电脑手机游戏都在加快游戏节奏速度,短视频成为主流,很多人看电视剧都要二倍速。所以现在年轻人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听一听戏曲。
传统戏曲是不是应该跟上时代,在故事题材和曲风上多变化一下,迎合一下当今的时代。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很多传统戏曲之所以能够传承下去,是国家担心这个传统艺术消失,于是把整个行业整成了“非遗”。它是传统文化艺术,自然就要保持传统,往往嘛还比较曲高和寡。
国家为此有各种各样的资金,奖项等扶持,但国内这种情况大家都清楚,你因为市场化不足,本来这个圈子就只有那么大,这就和这些年吐槽的作协一样。大家玩来玩去圈子越来越固化,作品不出圈,又扶持不了新人。
外围的优秀从业者,因为市场不行生存又很困难,这个还没有扶持。外围的人进不了圈子,那样行业更新换代就完不成,最终整个行业方方面面就更加固化,观众也就更不喜欢看了,最终恶性循环。
不止戏曲,传统艺术为何都快“凉了”?我们看短视频就知道了
新中国建立之前,各种戏剧虽然规模比较小,但都有相应的师徒传承,且当时群众娱乐方式非常单一,这就给了各个戏班子生存的环境和基础。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全国各省地县都投入了一定资金,扶持剧团,戏曲演员有了相对比较稳定的生活。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电视、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戏曲生存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狭窄,很难形成良性的运营模式,这才是戏曲没落的根本原因。戏曲没落了,戏曲演员的生活当然也就难以保证了。
一个行业最关键还是市场需求,还是人类的生活环境的变化。
现在我们乡下那边戏曲其市场只有一个,村镇的祭祀需要了,以前则是我们的最重要的娱乐,每次一到做戏的时候,戏曲表演,川剧和变脸啥的各占一半时间,以前每年逢年过节都有这些东西。
人们是自己拿凳子去霸位看的,一家大小都去,大人看戏,小孩更加开心,因为戏场周边是各种摊子,有卖吃的,比如说汤圆、酒糟甚至白斩狗、牛腩等,都是矮凳子矮桌子的,玩的,喝的,甚至一些小游戏机都有,那就是一个大的临时娱乐场。
大人为了防止小孩在身边吵闹,会给一些零钱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自己到周边玩,于是大人小孩各得其乐。以前县上这样,镇上也这样,只不过镇上做戏的少一点,短一点,这样就保证了戏班的演出不断。
现在呢,由于娱乐多元化了,而且戏剧又没有太大的变化,无法适应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连县城和村子年轻人都越来越少,受众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戏剧的困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如果传统戏剧无法做出调整,适合新时代的社会环境,这个发展路子自然只会越来越窄。
戏曲唱腔很火,戏曲却没能重新火起来?这解答了何赛飞之问
一个完全不符合时代环境的文化艺术,要么曲高和寡,要么世俗流行。两边不靠自然就走向消亡,没有走向消亡就是市场以外的手段在强行续命。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各种奖项奖金高的离谱。然后呢?又能惠及几个戏曲工作者?戏曲也是文化工作,文化工作一个是自身,一个是话语权。自身文化内涵足够,哪怕远离普通百姓,只要你能引领社文化需求导向也行。
可现在学生你抓10个过来,都不见得有一个觉得自己需要听戏曲。
大家觉得听戏曲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它是精神层面需求的一个高质量的选项?
中国现在经济实力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传统文化艺术也就没有到追捧的程度。其实西方传统文化艺术面临一样的社会问题,但是古典音乐,芭蕾舞,歌剧等等,大家一听就和高端艺术绑定,是精英阶层身份和社会的象征。
(未必有多少人真听得懂,喜欢,何况人家还和近现代流行文化艺术绑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真就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溯一条了,不是说喜欢是假的。而是票友和戏曲工作者嘶声竭力的呼喊是没用的。以前歌剧也是走村串户的表演,交响乐更是富豪聚会的陪衬,也曾经面临各种各样文化娱乐的冲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现在以为的“戏曲”是国粹,其实时间没有大家想象的长。京剧等戏曲巅峰是清末到民国,因为之前清朝的禁锢政策终于放开,虽然民不聊生,但商人和各种精英还是很多的,消费也就多,市民阶层也有那个环境。
你看中国戏曲大家,更早的关汉卿,汤显祖和孔尚任都是写戏本流传于世的。但后来戏曲大家梅兰芳、谭鑫培、程砚秋等等基本上就是表演者,相当于演员。但在当时不管名声多高,多在社会地位。
就像《霸王别姬》师父那句台词“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
古代和民国时期戏曲名伶不管多有钱,多受精英追捧,但仍然是下九流。在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并没有曲高和寡,相反戏曲变成传统文化,变成传统艺术和非遗还是新中国过后了,新中国从五十年代建国以来就一直重视创新。
“八大”(戏曲传统八大剧种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昆曲和粤剧)。其实都是创新和融合的产物,“文艺三改”过后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化艺术,戏曲工作者也从旧社会的“下九流”,一跃而成新时代的文化艺术家。
就算80年代后玩得花的有的是,但是后来一切向钱看,对戏曲,领导不上心,资本不关注,都是自己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像龚琳娜一位美声歌手,后来出圈就是她搞了很多融合传统戏曲的歌曲。
说起来,还有点符合新时代审丑和审怪出圈的特点,此后龚琳娜稍稍展现唱功就技惊四座。
就我了解,戏曲在8090年代随着放开走向了千家万户火了一波。但2000年过后随着市场化,商业化,还有科技带来的文化娱乐形式的千变万化,戏曲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火,而且整个行业本身也因为种种原因陷入禁锢。
这个时代,戏曲还能复兴吗?
最后,我个人觉得整个行业和社会需要重新思考、探索新的戏曲盈利模式,可能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如果逼出了新的亮点,则戏曲必将浴火重生,反之若始终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则即使国家投入多少财力,也都同投到无底洞中,难以挽回大势所趋。
这个问题有有点像相声,其实相声也早就固化了,而上一次革新(准确来说是反文艺,重新三俗)就是郭德纲和德云社,当然这几年德云社也开始固化,但郭德纲和德云社能爆火,引领相声行业20年恰恰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三俗”。
大家可以看看德云社的相声、鼓曲、京剧、评剧的小剧场门票。这已经算是传统行业中混得最好的了。便宜的才几十,没有那些上综艺、拍片的抽成,小剧场早就死了,所以传统戏剧要发展,内容上的创新和渠道上的跨界是必需的。
但最后嘛,是不是就又回到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上面了,难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