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最后不敌满清 对属下太抠门 最终反算了性命

提到中国近古史。很多人都在思考为何满清能够灭亡清朝,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实在有点太过抠门。

说起明朝的小气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封爵过滥的坏处大家都知道。最典型的莫过于太平天国半壁江山狂封两千余王。不过几年就灭亡了。然而不封爵,惜封爵之害也很严重。明朝惜爵之害的恶果首先表现在边疆关系上。

历朝历代都是异姓不得封王,但是异族不在此限。非但异族不在异姓不得为王的范围。而且对异族封王放的相当宽。塞北一个小部落首领带个上千人内附,果断封王。就算一个人不带,塞北权利斗争的失败者来内附。照样封王。中原王朝对异族封的王越多,越能众封建而少其力。塞北民族内部越离心离德。实在是一种非常厉害的阳谋。

而对塞北民族搞中原王朝异姓不王那套,注定是失败的。从王莽对匈奴诸部封侯不封王恶果就开始显现了。而洪武一朝对蒙古诸部分封不过十八家二十爵。规格最高的是元惠宗的嫡孙买的里八喇。爵位不过是崇礼侯。

搁其他朝代,这样重量级的投诚者,给个双俸亲王,天天当吉祥物搞搞统战工作不香吗?到永乐一朝,好歹想通了。一连封了五位蒙古王。而他的低能儿侄子明惠宗在位期间搞的最反智的事情,就是连官僚的最高荣誉三公三孤也给废除了。理由是杜绝勋爵太烂。至此文臣武将做的一点盼头都没了。不搞他搞谁。永乐帝算是明朝最大方的皇帝了。一连封了五位蒙古王。后期对蒙古地区又是惜封王,慎封王。

反观满清在蒙古、青海、西域等地封了一大堆亲王、郡王、辅国公。塞北的王无非是多几个铜印子而已,漫天许愿可尽封就是了。

而明朝对塞北慎封王也就算了,对内也是惜封爵。洪武、永乐两朝还算好的。开国功勋,靖难功臣封了一堆公侯,生公死郡王的不在少数。越到后年封爵越小气。于谦再造大明啥爵都没有。明英宗记恨他不给爵就算了,景泰帝也不给他爵位。宪宗、孝宗号称明君。为于谦平反,荣衔赠了一堆。就是舍不得追谥一个爵位。

嘉靖朝名将戚继光有诗云,【封侯非我意,惟愿海波平。】结果大明王朝真实诚,真的给戚继光啥爵都不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末李鸿章有诗云【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结果满清也很实诚,真给了个侯。因为大明王朝的惜爵、慎爵。导致明王朝的武将越到后期建功立业的积极性越不高,塞北诸民族的首领也归属感不高。所以明朝因为慎封爵所造成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甚至可以由此设想,为何明朝的王爷在历朝历代最遭人恨。因为别人累死累活一个侯都不给人给。而皇室成员投胎对,随随便便就是王。这样能不遭人恨嘛。与之相比,清朝在这方面就很看的开,反正是几个章子的事情,就怕你不提条件,只要提了条件尽量满足。只要是上饵的鱼,最后还不是任我刀俎。

而明亡清兴的教训也告诉了人们,正确的奖惩机制,对特殊利益群体的照顾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 来源:郭德纲于谦相声全集
  • 发表日期:2023-05-22 01:00:03 栏目:郭德纲于谦相声全集
  • 文章地址:http://www.guonainai.com.cn/

上一篇:孙镗:明朝中期将领,粗猛善战,平定曹钦之乱有功

下一篇:烧饼、曹鹤阳发布新歌,引网友热议,饼四是一点都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