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苏利民 李细雨 于谦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压力重重,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有着良好产业基础和齐全工业门类,又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课题的淄博,在技能产业人才培育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又如何做到先行一步,打通企业与高校高职院校之间链接的痛点堵点,培育更多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高素质产业人才,为城市强富美优愿景注入充沛的动能?日前记者深入多家企业、职业院校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采访。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奥德斯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良除了协调新上生产线的车间设备,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安排人力资源部门紧急招聘本条生产线所需的生产及管理人员。
2023年以来,奥德斯工业销售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本条生产线即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尽快完成订单所需。在作为淄博开放桥头堡的淄博综保区,随着一批高端智能制造企业运行步入正轨,产能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的保障也成为企业需要共同面临的课题。
产教融合新路径的淄博探索
贝朗医疗(山东)有限公司2014年落户淄博高新区,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及医疗器械产品进口贸易业务的德国独资企业。德国贝朗始创于1839年,总部位于德国梅尔松根,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医疗设备、医药制品以及手术医疗器械供应商之一。
“由于公司设备都是进口,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对操作及管理岗位有一定要求。从学校招聘的员工上岗后,会经历一段比较长的培训适应期,与公司的用人需求有一定差距,也对公司的生产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贝朗医疗人事经理左晓旭告诉记者。
这样的尴尬期如何度过?2019年,贝朗医疗牵手位于淄博高新区的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茵科斯特”),在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定制化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在左晓旭看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有自动化的基础机械设备实训场地和场景,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这里,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开发培训的方向和内容。2020年起,经过基地培训的技术人员陆续上岗,很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
徐军磊
老家菏泽的徐军磊今年28岁,2018-2020年在山东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莱茵科斯特培训,2020年7月正式入职贝朗医疗,担任设备工程师。在莱茵科斯特这几个月,他接受了电气、机械实操、电气项目的程序编程培训。
“这里企业常见的专业技术性设备齐全,有设备可以操作,真正的去用,很有意思。进入企业后更加得心应手。”今年4月,小徐从助理工程师升职为设备工程师,薪资提高了一大截,同时,他享受到了技能人才的相关补贴,还可享受淄博的人才购房补贴8万元,目前正在看房,美好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
杜乐涵
潍坊姑娘杜乐涵在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就读时,来自莱茵科斯特的老师的教学方法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毕业后她又专门进入莱茵科斯特的机电一体化中德班进行了培训,并顺利入职德中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中德班实行双元制教育,培养的学生可以直接到工作岗位上手操作。”杜乐涵现在的职务是培训师助理,未来目标是做电气工程师和培训师。在她看来,淄博对技能人才十分关注,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她也会在岗位上一直努力。
在莱茵科斯特董事长崔智看来,“变校园环境为企业环境,从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是解决就业和企业用人需求尴尬的核心要素。正是基于这种考量,2014年,莱茵科斯特着手在淄博高新区建成国内首个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并逐步发展成为集聚公共实训、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2019年,淄博高新区管委会、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与莱茵科斯特合作,投资21.1亿元建设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并与淄博职业学院等当地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校企合作“双元”培养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
在专业设置方面,莱茵科斯特紧紧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与当地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创新班,贯通“中职—高职—本科”双元制育人体系。
课程设置方面,莱茵科斯特打破了以学科分类的传统课程体系,充分融入“典型工作任务”变量,形成全新的、与岗位高度匹配的“过程系统”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景化岗位工作任务场景,练就过硬实操技能,逐步培养成为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集成人才。
人社部指定的机电技术培训全国示范基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人社厅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双元培养战略合作单位、淄博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单位……在市人社局大力支持下,基地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努力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数字显示,近年来,莱茵科斯特围绕淄博市四强产业,已经为企业提供培训63500余人次,为366家企业提供在职技术人员培训。通过“金蓝领”培训工作为我市培养高技能人才2161人,服务新华医疗、汇丰石化、东岳集团、中材高新、金城医药、新华制药、鲁泰纺织等众多知名企业。
目前,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产教融合”模式,已被北京、深圳、苏州、常州、沈阳、青岛等全国10余个城市引入、复制、推广,产教融合的淄博探索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硬核铺路,多项技能人才政策全国领先
“去年经公司自主评聘,我成为一名特级技师,现在享受正高级工程师待遇,下一步,我还可以参评企业首席技师,技能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工作劲头更足了。”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公司质量专家王明先告诉记者。
据了解,去年以来,淄博已经有多家头部企业完成特级技师评聘备案,逐步开展特级技师评聘工作。
事实上,对技能人才培育高度关注的淄博,早在2022年就出台“技能兴淄26条”,多项技能人才政策全国领先,政策先导硬核铺路。
“‘技能兴淄26条’内容涵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技能平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评价、技工教育发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贯穿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过程。”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山东省内首个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市级系统性政策,“技能兴淄26条”部分政策国内领先、省内首创。如技工院校全日制中级工班毕业生给予每月3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5年政策,属国内领先、省内首个。对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单位,市级财政按照国家补助资金的50%给予配套支持,补贴标准省内最高。“技能兴淄26条”中的“技能新星”集聚计划,对毕业五年内新到淄博全职工作的取得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的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分别给予生活补贴,连续发放5年;在租赁或购买人才公寓等方面享受同等学历人才待遇,鼓励更多技工院校毕业生来淄留淄。
“技能兴淄26条”的另一大亮点是全省首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支持政策。有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经评估每年每家给予最高8万元经费支持。截至目前,淄博市具备自主评价资质企业已达457家,累计评价技能人才2.2万人,获证1.9万人。
业内人士指出,“技能兴淄26条”聚焦淄博市技能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短板和用人单位、广大人才的关注诉求,新增了若干“真金白银”的引才育才举措,助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在技工院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柔性引才、企业自主评价、技能竞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政策覆盖面更广、含金量更高,人才政策竞争力显著增强。
5月5日,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发展贯通促进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的通知》,从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评价等三个方面推出10条措施促进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推进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技能产业人才培育,淄博如何领跑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智能制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有着良好产业基础和齐全工业门类,又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课题的淄博,如何在技能产业人才培育方面先行一步,在城市竞速中的意义非凡。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春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正引领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必须要确保高素质产业人才能够与产业延伸相伴而行,下大气力解决高素质产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着眼未来,要充分利用淄博市产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技术传承有序的实际优势,制定淄博市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战略,努力建设高级工程师、大国工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产业工人一体化人才培养输出中心,彻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助力淄博、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培养等形式,有效衔接起中职、高职、本科教育,系统化培养人才。近三年,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频频斩获奖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18%,企业满意度达97.42%。”淄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潘学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1月,淄博职业学院与莱茵科斯特深度合作,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校企双方通过治理架构共组、师资团队共创,实现管理、人员、资源、育训、评价、项目的深度融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22届毕业生全部考取AHK证书,高端企业就业率达85%。
作为全国知名的职业院校之一,也正是凭借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不断探索,淄博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获得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立项,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人入选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快递运营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邮政和快递类示范专业点,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3个榜单,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我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将如何作为?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为更好推动淄博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提效争先”,未来我市将统筹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调整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与地方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聚集区集中。同时持续深化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落实“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重点产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养水平。
技能兴淄,淄博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