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对于明代的这个于谦,很多人可能除了这诗篇之外就没有太多了解了。事实上,此于谦乃是我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实现明朝中兴的第一功臣,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才能,最终却被冤杀在崇文门外,成为跟岳飞一样的千古奇冤。
于谦出生于1398年,从小成长在官宦人家之中,早早就开始进入私塾中读书,因为天赋过人,颇有神童之称。他从小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之精神气魄,受文天祥影响,年少的于谦就有培养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1421年的时候,年仅23岁的于谦就考上了进士,从此开始走上了仕途,累任御史、河北巡抚、内阁大臣等职,其为官清廉,敢于为民请命,在朝期间处理了很多冤假错案,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因此极得百姓敬爱。
1449年,也先率领瓦剌大军袭扰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受奸臣王振蛊惑御驾亲征,于谦力劝不能,只能领命守卫京师。结果不久之后,皇帝朱祁镇就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活捉,一时之间朝野震动。
好在朱祁镇离开之前已经立朱见深为太子,让自己弟弟朱祁钰监国。朱祁镇被俘之后,因为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朱祁钰就作为明代宗登上了皇位。彼时,很多大臣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都上书建议将京师南迁,而且已经将自己的家人送到南方去了。只有于谦等少数几人坚持继续抗敌,继承当年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国门”之英武。
最终,朱祁钰纳了于谦之言,让于谦成为兵部尚书,从此担上了戍卫京师的重任。在于谦的努力之下,原本动荡的朝局慢慢稳定了下来,而朱祁钰也是一个明君,君臣配合之下,将大明江山守住了的同时,还处置了朝廷之中好几位奸臣乱党,让明朝朝政更加清明。
后来,也先继续带领瓦剌大军南下,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总领兵事,接连挫败瓦剌大军,在于谦坐镇之下,瓦剌大军在明朝大军面前丝毫讨不到好处,最后决定将朱祁镇放回,并且请求朝贡,如此,便成就了于谦民族英雄之名。
公元1450年,瓦剌就将俘虏皇帝朱祁镇送回。但朱祁钰既以掌控朝堂,登上帝位,怎肯如此还政于兄呢?于是,朱祁钰就将回朝的朱祁镇幽禁了起来,以太上皇的规制对待朱祁镇。
而关于这些皇权争夺,于谦实在没有兴趣,他的心中只有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于谦常常自掏腰包,广施恩泽,为官又清廉,以至于虽然后来几乎坐到了相当于过去宰相的位置,却依然家贫如洗,家里除了朱祁钰赏赐的蟒袍和宝剑之外,几乎就没有任何值钱宝贝了,甚至连家具都很少。
可就是这样一位清廉有才的大臣,最后却被冤杀了。公元1457年,朱祁钰突然病重,以至于支持朱祁镇的党羽找到了机会,发动了“夺门之变”,企图将皇权重新抢回来。可是因为朱祁钰当政的这些年里,明朝国力日益提升,百姓生活不断改善,让人们都已经开始拥护朱祁钰了。
因此,朱祁镇虽然之前当过皇帝,但这个时候也需要有个借口,否则这篡位之举就师出无名了。于是,他们就盯上了于谦。他们将于谦塑造成一个祸乱朝纲、构陷忠良、拥兵自重、篡逆谋反的乱臣贼子,而后就将于谦斩首在了崇文门外,一代忠臣、民族英雄就此身死。
当时,几乎全国上下都没有一个人相信于谦会干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都觉得于谦之罪必有冤屈。当时负责杀头的刽子手被迫行刑之后,没多久就因为心中有愧而自刎了,负责抓捕于谦的锦衣卫也纷纷落泪,曾经安排朱祁钰坐上皇帝之位的皇太后眼见兄弟阋墙,而于谦这样的忠臣良士也蒙冤而死,一时之间悲从中来,痛哭不止。
等到于谦死后,明英宗朱祁镇夺得帝位,没多久也后悔了。过了一年之后,拥立朱祁镇上位、坚持处死于谦并且代替于谦出任兵部尚书的陈汝言,又被查出贪赃枉法,私吞了大量国库钱财和军饷,对比于谦家无余财,陈汝言简直罪大恶极。
后来北方瓦剌再犯边境,没有于谦之后,明朝守卫颇为捉襟见肘,朱祁镇更加后悔处死于谦一事,直到死时还悔不当初。但他毕竟是皇帝,还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直到后来明宪宗即位之后,才正式为于谦沉冤昭雪。可惜此时的于谦,早已过世多年,未能完成自己兴复明朝的宏愿,只是将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