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出现在娱乐舞台上以来,一直是喜剧的形式。即使有煽情的部分,也是比较自然的。更多是表现人的真善美。也有一些作做的作品,但是也不像现在的喜头悲尾。
要说这个典型的喜头悲尾的模式,是从这几年的喜剧比赛开始的。为什么要喜头悲尾呢?我觉得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比赛跟晚会不同。晚会上小品是气氛点缀,而比赛是一个接一个的喜剧作品。前者是轻松的欣赏,后者是挑剔的比较。前者是唠家常,后者是攻心战。这就好像是自主学习和应试教育。后者可能分数更高,知识点更集中,但是也会越来越模式化。就像现代的高考,古代的八股文。优点是有的,但是模式最终还是限制了内容。
所以喜剧小品出现了越来越模式化的趋势。模式代表着安全。你在喜剧舞台上看到的小品,总有大概的几类。回头想想本山大叔的小品,你就会看到,他的作品年年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他的电影,电视剧作品也是风格各异,没有套路。
另外的原因可以从时代考虑。小品出现的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的人们,在冲破局限,释放自我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充满了攻击性和激情。那时的喜剧作品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呼应的。陈佩斯的《主角配角》是一个很典型的作品。“主角穿上伪军的衣服也像地下党,配角穿上八路军服也像汉奸”。本山大叔的小品,更是以一个非主流农民形象占领了舞台中央。再到后来的《实话实说》。崔永元打破了中国媒体人一向的脸谱化主流表达方式,访谈节目呈现了喜剧效果。
说实话,本身就可能有喜剧效果。实话,就是人们真实的想法,感受和欲望。而这些真实的人性色彩,因为不被人类社会接受而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封锁起来。人们常常在酒后,梦里,或者强烈的冲突争吵中,口不择言把它们释放出来。键盘侠,网络暴力,行为犯罪里,有它的身影。而更高明一点的方式,是用被社会允许的方式呈现出来。美术,音乐,体育,戏剧,小说。我们看到的任何创作,实际上都是在“说话”。这其中的一种,就是喜剧,或者幽默。
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品的呈现呼应了这个时代人们攻击性的最简单直接的释放,主流和非主流的重新洗牌。这是一个自我回归的豪情时代。
再后来一些,喜剧爆发性的形式变得温和了一些,有过程,有铺垫。比如开心麻花的喜剧,德云社的相声,本山快乐营的情景剧,以及后来的爱笑会议室,周六夜现场。这些喜剧越来越真实地表现人性,放弃了高台教化的模式化。异彩分呈。
这些温和的形式,都还没有呈现当下典型的喜头悲尾。这些幽默的形式,都还是以攻击,释放,生活为主。最近几年的喜头悲尾又如何解释呢?
我们来看看最近的新片《你好,李焕英》。作者和很多同时期的文艺作品一样,把80年代的生活表现得非常美好。回顾一下过去,似乎还没有哪个年代的人们如此眷恋过去的某个时代。这个以喜剧开始的电影,结尾仍然是悲情的。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的意外离世,还因为我们远离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生活记忆。
这几天看了《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和《侍神令》。好巧不巧的是,这几部电影都在表现某种缺失和分离。母女的分离,父女的分离,恋人的分离。这些分离,是绝望而无奈的。《侍神令》里的周迅和陈坤,他们演绎的角色,都带着淡淡的哀伤。而这样的哀伤,和贾玲的哀伤一样,不仅仅是角色的,也是演员本身的。甚至你分不清他们演绎的是电影还是自己的人生感受。这不仅仅是失去的哀伤,也是因为我们与曾经拥用过的生活、情感之间,无法跨越的断裂。
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是一个表现攻击性的时代,而是一个缺乏攻击性的时代。小品的喜头悲尾,有一种渐渐没墨的感觉,就像我们渐渐花光的力气,没有新的供给一样。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压抑的攻击性井喷式的释放,今天则是我们为攻击性过度消耗付出代价的时代。我们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养育后代的能力,我们的力量,消耗在地铁里,消耗在房价里,消耗在套路里,消耗在婚前财产的算计里。
我们花尽力气赚来的,渐渐成为包袱,成为铁甲,把我们的体力和热情耗尽。如果说幽默是真实的释放,我们的真实,有什么好释放的?我们稍微一释放,就可能从里到外碎一地。我们像裉色的彩色胶卷一样,哀伤而无力。我们不以悲结尾,以什么结尾?
今年的脱口秀大会,是年轻人释放攻击性的窗口。这是一个不煸情的喜剧窗口。但是这个窗口里有谁?有抑郁的李雪琴,有年年打退堂鼓的张博洋,有刚离婚的思文程璐,有“人间不值得”的李诞,有直播还债的罗永浩。这个群体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名片。他们不用煽情,本身就悲喜交加。即使今年出席了辽宁春晚的李雪琴,也还是黑白两色的服装。彩色也许仍然是她的情绪无法驾驭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的,与我们每个个体所经历的,应该是一致的。我们经历了与亲情,爱情,友情的分离,也经历了与自已的,与过去的,与生活的分离。我们却再也无法回到过去,我们必须从未来找到家园,找到我们付出就能有收获的踏实的日子。我们也必须为生命力和攻击性找到对的出口。喜剧没有模式,它是我们心里的战鼓,因为喜悦和希望咚咚作响。